面对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即将落下的“制度铁拳”,苹果公司最后一刻掏出的整改方案令人大跌眼镜,这个致敬特朗普”交易的艺术“的新方案不仅是对欧盟监管法规的蔑视,甚至是一种调戏。
在《数字市场法案》(DMA)倒计时第60天的最后一刻,苹果在官网对外宣布其“合规”整改方案——但这份姗姗来迟的清单,看起来更像一场“花式挤牙膏”的合规游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让步。苹果的策略既不撤退,也不对抗,而是选择用极尽复杂的费率设计和模糊的技术细节,将监管者拖入一场细枝末节的地面肉搏战。
苹果税的“裂变”
按照苹果6月26日公布的新规,原本招致欧盟5.7亿欧元罚款的27%“核心技术费”被拆解为三项新收费:2%的“首次获取费”、5%至13%的“平台服务费”、以及每笔交易0.5欧元或5%的“技术费/佣金”。
在字面上,开发者所面临的整体分成比例从原先的27%略有下降至10%至20%不等,乍看之下似乎“诚意十足”。但细读之下,苹果并未真正取消原本遭欧盟定性为“规避监管”的收费逻辑,而是通过拆解、重命名和细分费率,使新规更加晦涩、弹性更大。
比如,平台服务费的分层标准(Tier 1 和 Tier 2)将大量被开发者视为“基础服务”的功能划归为“高级服务”,以此收取更高比例的费用。而“首次获取费”限定于六个月内的用户交易,看似让利,却在用户生命周期更长的订阅类产品中实现了利润转移。
苹果甚至在说明文中明确表示,“只有在应用中嵌入可点击跳转链接时,才适用新费率”,换句话说,若开发者不提供实际跳转链接(比如只放静态文字网址),则可能规避费用。这种设定既限制了开发者“合理引导”的空间,也为苹果保留了大量“弹性解释”的后门。
从“法律黑客”到“合规柔术”
如果说苹果在过去三年中的应对策略是以技术伪证和法庭讼赖为主要工具的“法律黑客”,那么这一次在欧盟监管铁拳下的表现,则堪称“合规柔术”——表面上躺平接受整改,实质以守为攻,变本加厉,将监管者拖入地面摩擦调戏。
比如,Apple 宣布放开了“反引导”限制,允许开发者在应用中加入多个跳转链接,甚至可加参数、重定向、间接跳转。但在操作层面,这些跳转前仍需用户点击“披露说明页”,且该说明页初次弹出默认不可跳过。
虽然新增了“静音提示”功能,即用户首次点击后可以选择不再显示提示页,但开发者无法控制或提前获知该机制的触发状态。换言之,用户体验的关键部分仍被苹果握在手中。苹果仍保留技术干预空间,以“用户保护”为名维持其主导地位。
而更为讽刺的是,苹果在回应欧盟新规时不仅未表达认错,反而声明“强烈反对欧盟裁决,并将提起上诉”。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合规+制度不服”,意在传递一个信号:我们遵守规则,但我们不认可规则的正当性。
欧盟DMA:制度铁拳,精准打击
与美国式“事后处罚”不同,欧盟通过DMA构建的是一种“制度预防+惩戒升级”的监管体系。DMA并非简单的反垄断工具,而是通过五项核心机制对平台权力进行拆解:
- 支付自由化:开发者可选择任何支付渠道,苹果不得设限;
- 防地域套利:统一标准适用于整个欧盟27国,禁止最小合规;
- 限时整改机制:60日倒计时,违规即每日按全球收入最高20%罚款;
- 实质审查机制:不以文字为准,而以“实际用户体验”为评估标准;
- 平台去中心化:平台不能再既当裁判又做运动员,而要转型为普通竞争者。
这一体系不仅击穿了苹果讼赖式的“法律黑客”,也为全球监管构建了“制度模板”。例如,美国的《开放应用市场法案》(OAMA)与中国反垄断立法,均在借鉴DMA中的治理理念。
谁能笑到最后?
在全球范围内,苹果的“法律黑客部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多线围剿。从美国法院对其违抗裁决的警告、到中国市场中爆出的“专利讼赖与司法腐败”举报,再到欧盟DMA的制度铁拳,苹果曾经无懈可击的合规防线,正一步步被制度正义穿透。
这一趋势说明:技术公司不再能以“法律文字游戏”来规避公共规则;平台企业也不再能以“用户体验”的名义绑架市场竞争。
欧盟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是为了罚你,而是要重新定义你作为平台的角色。”
苹果的态度也很明确,要用“合规柔术”顽抗到底。
DMA合规最后期限到来之际,欧盟“制度铁拳”与苹果的“合规柔术”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作者:Antitrus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expert with 12 years of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Currently a Lecturer in Law at Stanford Law School, focuses on the intersection of platform regulation, competition policy, and digital market governance, with a particular interest in global enforcement frameworks.